水产品消费将迎来大利好!2021新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多吃鱼虾水产品

发布时间:2021-04-12

  近日,由中国营养学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

  《报告》指出,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我国的营养保障和供给能力显著增强,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人均期望寿命从35岁提高到77.3岁,居民营养不足与体格发育问题持续改善,主要表现在居民膳食能量和宏量营养素摄入充足,优质蛋白摄入不断增加,居民平均身高持续增长,农村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显著降低,这些都是食物供应充足、膳食质量提高的主要贡献。 

  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平衡、人口老龄化和不健康饮食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营养健康问题。一是膳食不平衡的问题突出,成为是慢性病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高油高盐摄入在我国仍普遍存在,青少年含糖饮料消费逐年上升,全谷物、深色蔬菜、水果、奶类、鱼虾类和大豆类摄入普遍不足。二是居民生活方式明显改变,身体活动总量下降,能量摄入和消耗控制失衡,超重肥胖成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膳食相关慢性病问题日趋严重。三是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食物结构有待改善。农村居民奶类、水果、水产品等食物的摄入量仍明显低于城市居民,油盐摄入、食物多样化等营养科普教育急需下沉基层。四是婴幼儿、孕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的营养问题应得到特殊的关注。五是食物浪费问题严重,居民营养素养有待提高。

  01东方健康膳食模式:多鱼虾水产品 

  《报告》中还特别强调了膳食模式的重要性。近年来,膳食与健康的关系已从单一营养素或单一食物转向膳食模式与整体健康状况或疾病风险关联的研究。平衡膳食模式是根据营养科学原理和居民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而设计的。长期遵循平衡膳食模式,是健康长寿和预防膳食相关慢性病的重要基石,并可以降低全因死亡风险。中国人群不同膳食模式对健康结局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以多蔬菜水果、多鱼虾水产品、经常吃奶类和大豆制品、适量的谷类和肉禽类、烹调清淡少盐为主要特点的江南地区模式,代表了东方健康膳食模式。具有这些膳食特点的地区,人群发生超重肥胖、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和脑卒中等疾病的风险均较低。

  《报告》指出,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不合理的膳食是中国人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因素,2017年中国居民310 万人的死亡可以归因于膳食不合理。1982—2012年中国成人膳食变迁与心血管代谢性疾病死亡率关系的研究结果显示,中国在过去几十年中尽管部分膳食因素在改善,但大部分人群的膳食质量仍然不理想。相当一部分中国人的心脏疾病、脑卒中和2型糖尿病死亡率与膳食因素有关。2012年中国成人由于膳食质量不佳导致的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的死亡率为20.8%,估计人数为151万。2012年,在中国成人所有膳食因素与估计的心血管代谢性死亡数量有关的归因中,比例最高的是高钠摄入占17.3%、水果摄入不足占11.5%、水产类 Ω-3 脂肪酸摄入不足占9.7%

  《报告》指出,我国居民鱼虾类平均摄入量为24.3g/d,多年来没有明显增加,不足三分之一的成年人能够达到平均每天摄入鱼虾类40g以上。

  农村居民肉类消费以畜肉为主,鱼虾类和禽肉类食物的消费比例低;奶类、水果、鱼虾类、深色蔬菜等食物的摄入量仍明显低于城市居民,由此造成整体维生素A、钙、n-3脂肪酸等营养素摄入量不足的问题较为突出,提示在农村地区食物多样化程度仍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02鱼肉与健康

  《报告》显示,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居民膳食模式、生活方式的明显改变,各种类食物摄入量过高或过低与疾病风险之间的关联已有较多的证据,《报告》中汇总了与主要健康结局风险降低相关联的膳食因素主要有:全谷物、蔬菜、水果、大豆及其制品、奶类及其制品、鱼肉、坚果、饮水(饮茶)等,证据等级均为B级。过多摄入可增加不良健康结局风险的膳食因素主要有:畜肉、烟熏肉、食盐、饮酒、含糖饮料、油脂等,证据等级均为B级及以上。

  《报告》显示,多摄入鱼肉可降低成年人全因死亡的发病风险。Meta分析(n=672 389)发现与从未食用过鱼的人相比,每天食用60g鱼的人群总死亡风险降低了12%。对中国40~50岁人群进行 14年随访的队列研究发现,与从不吃鱼的人群相比,每日摄入鱼大于68g的人群的全因死亡风险降低 30%

  适量增加鱼肉摄入可降低成年人脑卒中的发病风险。Meta分析(40多万例18岁以上研究对象)发现,每日摄入鱼肉每增加100g,脑卒中发生风险降低 14%2018年一项针对中国和美国近5万人的队列研究发现,鱼肉摄入高可降低中国人群脑卒中死亡风险,与从不摄入鱼类的人比较,每天鱼类摄入0.1~33.3g33.4~68g>68g的人群脑卒中死亡风险下降 30%左右,而美国人群中未发现鱼肉对脑卒中风险的保护作用。

  多摄入鱼肉可降低中老年人痴呆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病风险。一项对中国老年人群随访 5.3 年的队列研究发现,在≥65岁的成年人中,与食用<1/周(相当于100g)鱼的个体相比,食用≥1/周者的认知下降率平均降低了35%

  03世界各国膳食指南关键推荐

  《报告》中通过对世界各国46个英文版本的膳食指南全文、91个来自不同国家(地区)的膳食指南图形进行梳理,汇集研究了相关关键推荐、食物信息和消费指导的信息。各国指南推荐条目中关键词出现的频率最高的十个关键词如下:蔬菜/水果”“/”“脂肪”“”“体育运动”“”“奶及制品”“谷物”“”“食物多样性

  《报告》强调,食物的推荐摄入量是膳食指南中的重要部分。从膳食指南可知,世界上绝大部分国家推荐摄入新鲜多样的蔬菜水果,适量摄入鱼、禽、蛋、肉等动物性食物,限制油脂、盐、糖和酒精等的摄入,并鼓励大量饮水。

  关于鱼、禽、蛋、肉等动物性食物,大多数国家将它们归为一个食物组进行推荐,只有6个国家单独对畜禽肉进行推荐,并建议每日不超过90g;只有10个国家单独对鸡蛋进行推荐,大多数国家建议每周摄入3个左右;只有12个国家单独对鱼进行推荐,几乎都推荐每周摄入小于300g,另外还有英国等7个国家建议每周摄入的鱼中包括一份肥鱼。尽管将多种动物性食物归为一组一起推荐增加了食物的可选择性,但也可能因食物偏好等原因导致一些居民大量摄入食物组中的某种食物,反而降低摄入食物的多样件。

  04中国居民膳食建议

  《报告》提出,我国居民要优化动物性食物消费结构,改变较为单一的以猪肉为主的消费结构,增加富含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水产品类、低脂奶类及其制品的摄入。适量摄入蛋类及其制品。

  05水产品消费崛起

  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发布的2020年《世界渔业和水产养殖状况》报告显示:全球人均鱼类消费量已创下每年20.5公斤的新纪录,并依然保持高增长态势。

  该报告表示,未来十年里,全球鱼类价格将处于上升通道,水产品消费市场、居民收入的增长以及人口增长、耕地限制等因素使全球对蛋白质等水产肉类需求的增长是驱动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另外报告特别指出中国消费因素不可忽视,尤其中国渔业政策为保证海洋及环境可持续性,其野生捕捞渔业产量会逐步下降,与此同时养殖渔业在成本(人工、饲料、能源等)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产量增速也会减缓。

  产量的提速跟不上消费需求的增加,将会刺激水产品价格在中国上涨,由此产生多米诺骨牌效应,对全球价格产生影响。据粮农组织表示在预测期内养殖产品价格平均价格将上涨19%,野生捕捞产品(食用)价格将上涨17%,总体来说相对于2016年,到2030年国际交易鱼类的平均价格上涨25%

   

   

课程简介:

近日,由中国营养学会组织编写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科学研究报告(2021)》(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