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引学:优化政策强支持 搭建平台提水平 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支撑乡村人才振兴

发布时间:2018-10-30 13:42来自:中央农广校

陕西省农业厅厅长  文引学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
  今天,大家一起探讨职业农民的发展问题。这里,我首先与大家一起分享陕西职业农民的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就是“与总理的两次对话”。
  2012年3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陕西代表团审议时,时任陕西省农业厅厅长的王宏同志建议到:“目前,农村务农人口老龄化,80后的年轻人不愿回农村,走出去务工的也不愿回乡务农,我们国家要考虑中国式职业农民的培育问题。”家宝总理深为认同。总理讲到:“王宏提了一个今后中国‘谁来种地’的大问题”,两人在人代会上就职业农民的话题,交流了近半个小时。
  时隔5年后,李克强总理在陕视察时,来到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与陕西“十佳职业农民”、陕西职业农民协会会长马新世进行了深入交流,总理鼓励马新世要在园区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在园区示范推广,寄语职业农民在园区学先进技术、回乡让技术落地。
  关于职业农民问题与两任总理的对话,成为当时新闻的热点,职业农民成为热词,这充分反映了时代对职业农民的呼唤。早在2011年,陕西就立足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变化,聚焦破解“谁来种地”难题,先行试点职业农民培育,抓点示范,多点发力,实施整省推进,积极探索“在经营主体中培育、在产业链中成长、在服务体系中成熟、在政策扶持中壮大”的培育路径,建立了“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制度保障、产业带动”的培育机制,摸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央要求、契合陕西实际、具有地域特色的职业农民培育路子。回想马新世的成长历程,回顾陕西在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实践探索,我们有一些感悟和思考。
  第一,职业农民从哪里产生?源头就在新的经营主体中
  随着农村社会结构深度变革,农业分工分业不断细化,农业规模化经营不断发展,农业科技需求不断提升,传统的小农户已难以适应农村变革和农业发展的要求,现代农业不可能是谁都来干,也不是谁都能干得了!“谁来种地”的难题怎样去破解?现代农业靠谁来建设?培育职业化的新型农民已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培养谁?从哪里产生?现实使我们把培育的重点瞄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领办者,从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的骨干者,从各类农业园区的管理者,从进入农业农村的社会资本者入手,系统遴选,分门别类确定“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新生代型”四大类培育对象,建立20万人的数据库。这些年经过培育、认定、发证的12.6万新型职业农民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来自于新型经营主体。
  第二,职业农民如何造就?突出实训、政策扶持、动态管理
  重实训,锻造真本领。在做好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注重实训,强调实用,因人施教,分类施策,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对大专院校学生,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建陕西杨凌职业农民学院,建立面向大学生的创业创新基地,在大学试验站进行不少于半年的跟班学习,组织专家教授定期现场指导、实践考核,让大学生在跨出校门前,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新生代农民,依托园区、企业、合作社,创建15个创业孵化平台,认定200个省级、1185个市县级实训基地,打造职业农业培育的“田间课堂”和“车间课堂”,开展最少3个月的托管式实训、全产业链参与。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村能人,借鉴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导师团模式,组织万名科技人员包抓帮扶,精准式指导、跟踪式服务。对新型经营主体领办者和农业CEO,组织到农业发达国家考察学习,组织参加权威性论坛,组织参加国际性展会,向实践学技术、学管理、学理念,在全产业链中提素质、提水平、提能力。
  强扶持,注入新动力。把培育职业农民提升到政府决策层面,强化政策支持,强化项目引导,打好政策“组合拳”,形成工作聚合力。省政府2013年率先在全国出台《加快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意见》,省级财政设立职业农民培育专项资金,为职业农民量身定制项目。农业部门联合金融机构,设立职业农民创业信贷风险金,支持职业农民开展信用担保贷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联合教育部门,把职业农民纳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联合省烟草公司为职业农民上保险、给补助。全省70%以上的持证职业农民在政策支持中发展壮大,激发和调动更多的职业农民发展农村产业,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
  严管理,把好质量关。与传统农民相比,职业农民不仅自身能致富,还要带领乡亲奔小康,跨进职业农民这道门的,不是简单的、低层次的,而是复合型、高质量的。我们始终把质量作为培育工作的生命线,推行能进能出的动态认定机制,设立5个资格认定标准,严把8大认定环节,组织省市县分级认定,创新性推进职业农民复审,对定向跟进、综合考量不合格的取消资格证书,实行退出机制,在强管理、重质量、求实效上有新突破。
  第三,职业农民作用怎样发挥?给平台,给荣誉
  给平台。就是给职业农民提供靠自身的技能能挣钱、能致富的平台,让自己有好收益、为农民获得利益、为协会赢得权益、给社会增加效益。这个平台,既是政府给的,也是自己创的,更是社会共同搭建的。
  在这当中,我们有一个特别的体悟,那就是充分发挥职业农民协会的平台作用。我们从县级着手试点,到市级跟进组建,再到联合组建全国第一家省级职业农民协会,进而带动全省成立4个市级协会和20个县级协会,吸纳1万多名职业农民抱团发展。协会在履行“自律、维权、协调、服务”职能的同时,借助自身优势为职业农民搭建实现自我价值、发挥社会价值的大平台。这个平台,就是示范引领的大平台。协会建立职业农民发展联合体,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合作,组织申报重大课题,自建150多个民间产业科技示范园。杨凌的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吸引全国120多名职业农民进园学技术、回乡谋创业。这个平台,就是交流互动的大平台。协会围绕产业抓调研、订标准、搞认证、解难题,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立足“农民走出去、技术引进来、理念有拓展”,借助“一带一路”绿色通道,组织职业农民赴欧美考察学习,开眼界、长见识,拓思维、转理念,提升从业水平。这个平台,就是服务社会的大平台。协会面向农民搞服务,供应农资、打造品牌、帮助销售、对接信贷;面向社会搞服务,引导职业农民投身产业扶贫,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组织职业农民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共同富裕。
  给荣誉。就是给职业农民更多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充分展现他们人生的社会价值。人,在有基本的生存条件之后,都想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都需获得社会的尊重。如何让职业农民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羡慕的职业就必须有令人羡慕的收入,应有的地位就必须体现其社会的价值。在多年的生产过程和市场经营中,职业农民虽然每个人都有发展的艰辛和苦衷,但都是技术的标兵、经营的能手,是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随着工业化的、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职业农民的收入门路在拓展,收入水平在提升,职业农民对未来充满信心,大家对职业农民的收入越来越羡慕。
  收入的增加的并不完全等于社会地位的提升,因此陕西这些年大力营造尊重职业农民的社会氛围,自下而上举办全省职业农民技能大赛,大张旗鼓评选表彰“十佳职业农民”,杨凌农高会上的剪彩是职业农民,重大活动前排就坐的是职业农民,新闻媒体追逐采访的是职业农民,农民丰收节上与专家教授同台朗诵《丰收赋》的还是职业农民,趣味运动会上、职业农民已成为赛场的主力,农歌大赛上、职业农民已成为登台的主角。
  给职业农民以荣誉、给职业农民以地位,不单单是对农民这个群体而言,更多的是为整个社会树标杆。给农民赋予职业地位,就是强化中国农业的重中之重地位,就是对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期冀,就是颠覆几千年的传统认知,让农民成为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让农业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产业。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吹响了乡村振兴的集结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人的振兴是一切振兴的关键,乡村的产业要靠人才来干,文化要靠人才来兴,生态要靠人才来美,组织要靠人才来强。培育职业农民已不单是构建现代化农民队伍的问题,更是关乎乡村振兴全局的问题。
  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培训领域,创新培养方式,完善培育功能,在提升农业从业技能的同时,紧盯“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目标,植入市场理念、提高管理能力、强化社会服务,把职业农民培育成土专家、田秀才、种养能手,培育成现代科技的引进者、示范者、推广者,培育成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推动者,培育成现代农业的接班人;把职业农民培育成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主力军,培育成集体经济的领办人;把职业农民培育成基层党支部、村两委会班子的骨干,培育成服务乡村治理的带头人。
  谢谢大家!

 

文引学:优化政策强支持 搭建平台提水平 以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支撑乡村人才振兴

2018-10-30 13:42中央农广校
陕西省农业厅厅长  文引学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同志们:
  今天,大家一起探讨职业农民的发展问题。这里,我首先与大家一起分享陕西职业农民的两个故事。这两个故事,就是“与总理的两次对话”。
  2012年3月,时任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出席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陕西代表团审议时,时任陕西省农业厅厅长的王宏同志建议到:“目前,农村务农人口老龄化,80后的年轻人不愿回农村,走出去务工的也不愿回乡务农,我们国家要考虑中国式职业农民的培育问题。”家宝总理深为认同。总理讲到:“王宏提了一个今后中国‘谁来种地’的大问题”,两人在人代会上就职业农民的话题,交流了近半个小时。
  时隔5年后,李克强总理在陕视察时,来到杨凌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与陕西“十佳职业农民”、陕西职业农民协会会长马新世进行了深入交流,总理鼓励马新世要在园区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在园区示范推广,寄语职业农民在园区学先进技术、回乡让技术落地。
  关于职业农民问题与两任总理的对话,成为当时新闻的热点,职业农民成为热词,这充分反映了时代对职业农民的呼唤。早在2011年,陕西就立足农村劳动力结构性变化,聚焦破解“谁来种地”难题,先行试点职业农民培育,抓点示范,多点发力,实施整省推进,积极探索“在经营主体中培育、在产业链中成长、在服务体系中成熟、在政策扶持中壮大”的培育路径,建立了“政府主导、政策扶持、制度保障、产业带动”的培育机制,摸索出了一条符合中央要求、契合陕西实际、具有地域特色的职业农民培育路子。回想马新世的成长历程,回顾陕西在职业农民培育方面的实践探索,我们有一些感悟和思考。
  第一,职业农民从哪里产生?源头就在新的经营主体中
  随着农村社会结构深度变革,农业分工分业不断细化,农业规模化经营不断发展,农业科技需求不断提升,传统的小农户已难以适应农村变革和农业发展的要求,现代农业不可能是谁都来干,也不是谁都能干得了!“谁来种地”的难题怎样去破解?现代农业靠谁来建设?培育职业化的新型农民已是历史的必然要求。
  培养谁?从哪里产生?现实使我们把培育的重点瞄向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领办者,从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的骨干者,从各类农业园区的管理者,从进入农业农村的社会资本者入手,系统遴选,分门别类确定“生产经营型、专业技能型、专业服务型、新生代型”四大类培育对象,建立20万人的数据库。这些年经过培育、认定、发证的12.6万新型职业农民中,百分之七十以上来自于新型经营主体。
  第二,职业农民如何造就?突出实训、政策扶持、动态管理
  重实训,锻造真本领。在做好课堂讲授的基础上,注重实训,强调实用,因人施教,分类施策,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对大专院校学生,联合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共建陕西杨凌职业农民学院,建立面向大学生的创业创新基地,在大学试验站进行不少于半年的跟班学习,组织专家教授定期现场指导、实践考核,让大学生在跨出校门前,既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对新生代农民,依托园区、企业、合作社,创建15个创业孵化平台,认定200个省级、1185个市县级实训基地,打造职业农业培育的“田间课堂”和“车间课堂”,开展最少3个月的托管式实训、全产业链参与。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和农村能人,借鉴高等院校研究生培养导师团模式,组织万名科技人员包抓帮扶,精准式指导、跟踪式服务。对新型经营主体领办者和农业CEO,组织到农业发达国家考察学习,组织参加权威性论坛,组织参加国际性展会,向实践学技术、学管理、学理念,在全产业链中提素质、提水平、提能力。
  强扶持,注入新动力。把培育职业农民提升到政府决策层面,强化政策支持,强化项目引导,打好政策“组合拳”,形成工作聚合力。省政府2013年率先在全国出台《加快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意见》,省级财政设立职业农民培育专项资金,为职业农民量身定制项目。农业部门联合金融机构,设立职业农民创业信贷风险金,支持职业农民开展信用担保贷款、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试点;联合教育部门,把职业农民纳入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规划;联合省烟草公司为职业农民上保险、给补助。全省70%以上的持证职业农民在政策支持中发展壮大,激发和调动更多的职业农民发展农村产业,推动产业提质增效、转型发展。
  严管理,把好质量关。与传统农民相比,职业农民不仅自身能致富,还要带领乡亲奔小康,跨进职业农民这道门的,不是简单的、低层次的,而是复合型、高质量的。我们始终把质量作为培育工作的生命线,推行能进能出的动态认定机制,设立5个资格认定标准,严把8大认定环节,组织省市县分级认定,创新性推进职业农民复审,对定向跟进、综合考量不合格的取消资格证书,实行退出机制,在强管理、重质量、求实效上有新突破。
  第三,职业农民作用怎样发挥?给平台,给荣誉
  给平台。就是给职业农民提供靠自身的技能能挣钱、能致富的平台,让自己有好收益、为农民获得利益、为协会赢得权益、给社会增加效益。这个平台,既是政府给的,也是自己创的,更是社会共同搭建的。
  在这当中,我们有一个特别的体悟,那就是充分发挥职业农民协会的平台作用。我们从县级着手试点,到市级跟进组建,再到联合组建全国第一家省级职业农民协会,进而带动全省成立4个市级协会和20个县级协会,吸纳1万多名职业农民抱团发展。协会在履行“自律、维权、协调、服务”职能的同时,借助自身优势为职业农民搭建实现自我价值、发挥社会价值的大平台。这个平台,就是示范引领的大平台。协会建立职业农民发展联合体,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合合作,组织申报重大课题,自建150多个民间产业科技示范园。杨凌的职业农民创业创新园,吸引全国120多名职业农民进园学技术、回乡谋创业。这个平台,就是交流互动的大平台。协会围绕产业抓调研、订标准、搞认证、解难题,助推产业高质量发展。立足“农民走出去、技术引进来、理念有拓展”,借助“一带一路”绿色通道,组织职业农民赴欧美考察学习,开眼界、长见识,拓思维、转理念,提升从业水平。这个平台,就是服务社会的大平台。协会面向农民搞服务,供应农资、打造品牌、帮助销售、对接信贷;面向社会搞服务,引导职业农民投身产业扶贫,推行政府购买服务,组织职业农民与贫困户结对帮扶、共同富裕。
  给荣誉。就是给职业农民更多参与社会活动的机会,充分展现他们人生的社会价值。人,在有基本的生存条件之后,都想体现自己的社会价值,都需获得社会的尊重。如何让职业农民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获得应有的社会地位?羡慕的职业就必须有令人羡慕的收入,应有的地位就必须体现其社会的价值。在多年的生产过程和市场经营中,职业农民虽然每个人都有发展的艰辛和苦衷,但都是技术的标兵、经营的能手,是远近闻名的致富带头人。随着工业化的、城镇化的加速推进,职业农民的收入门路在拓展,收入水平在提升,职业农民对未来充满信心,大家对职业农民的收入越来越羡慕。
  收入的增加的并不完全等于社会地位的提升,因此陕西这些年大力营造尊重职业农民的社会氛围,自下而上举办全省职业农民技能大赛,大张旗鼓评选表彰“十佳职业农民”,杨凌农高会上的剪彩是职业农民,重大活动前排就坐的是职业农民,新闻媒体追逐采访的是职业农民,农民丰收节上与专家教授同台朗诵《丰收赋》的还是职业农民,趣味运动会上、职业农民已成为赛场的主力,农歌大赛上、职业农民已成为登台的主角。
  给职业农民以荣誉、给职业农民以地位,不单单是对农民这个群体而言,更多的是为整个社会树标杆。给农民赋予职业地位,就是强化中国农业的重中之重地位,就是对中国农业未来发展的期冀,就是颠覆几千年的传统认知,让农民成为一个令人羡慕的职业,让农业成为一个令人向往的产业。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进入新时代,党的十九大吹响了乡村振兴的集结号。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推动乡村人才振兴,把人力资本开发放在首要位置,强化乡村振兴人才支撑。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人的振兴是一切振兴的关键,乡村的产业要靠人才来干,文化要靠人才来兴,生态要靠人才来美,组织要靠人才来强。培育职业农民已不单是构建现代化农民队伍的问题,更是关乎乡村振兴全局的问题。
  我们将进一步拓展培训领域,创新培养方式,完善培育功能,在提升农业从业技能的同时,紧盯“一专多能、复合型人才”目标,植入市场理念、提高管理能力、强化社会服务,把职业农民培育成土专家、田秀才、种养能手,培育成现代科技的引进者、示范者、推广者,培育成一二三产业融合的推动者,培育成现代农业的接班人;把职业农民培育成合作社、家庭农场的主力军,培育成集体经济的领办人;把职业农民培育成基层党支部、村两委会班子的骨干,培育成服务乡村治理的带头人。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