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卫东:聚焦乡村人才振兴 打造新时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

发布时间:2018-10-29 14:47来自:中央农广校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俞卫东

  第一部分  乡村振兴对人才培育提出新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包含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以及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的内涵,其中人才振兴是关键,是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推动力量和重要保障。
  目前,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现有农业从业人员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体现为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受教育程度低和生产技能差;二是农业后继乏人问题突出,农村青壮年弃农现象严重,更愿意留在大城市就业,同时农科学生务农意愿不强,大部分不愿意到农村就业;三是农业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对人才的新要求对接不够,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紧密度不高。
  所以,加大人才培养改革力度,构建农业人才培养新体系,加快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赋予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任重而道远。
  第二部分  打造培养、培训、服务“三结合”的乡村振兴人才培育新体系
  我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示范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高校、国际影响力50强高校,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多年来,学校通过改革培养模式、优化培训理念、拓展服务路径,探索形成了培养、培训、服务“三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体系。 
  培养,就是培养在校大学生,壮大现代农业建设的新生力量;
  培训,就是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现代农业建设的有生力量;
  服务,就是通过服务引领产业发展,增强现代农业推广服务力量。
  (一)改革培养模式,培育现代农业建设的新生力量
  1.实施校地合作“人才定制培育工程”。
  2013年,学院率先与太仓市政府合作,定向培养人才。目前,“太仓班”已有三届共计150名毕业生定向就业,首届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被教育部、农业部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此后,学院与南京、扬州、盐城等市县政府以及省监狱管理局、省农垦集团等系统合作,开办“定制班”21个。
  2017年,江苏省委组织部实施“定制村官培育工程”,这一工作由我院独家承担。两年来,共有16个县(市、区)的240名学员在校学习。我校实施的“定制村官培育工程”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中国教育部》、《新华日报》等媒体多次做了专题报道。
  2.优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农科专业特点,依托校内外实训平台和产业平台,实施分段式教学,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以作物生产专业为例,根据生产季节和农事特点,变传统6个学期为8个学段的工学结合式人才培养。
  3.构建理实一体项目化课程体系。主要是把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实施项目化、模块化课程体系。目前,建有项目化课程126门。以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为例,共设置为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四大模块,每个模块由3~5门项目课程组成。
  4.创建全程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通过项目训练、大赛模拟、创业孵化和创业实战,将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操守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激发了在校农科专业大学生的学农热情,深化了他们的爱农情节,增强了他们的务农意愿,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现代农业建设的新生力量。
  (二)优化培训理念,提高农业从业人员职业能力
  1.在培训对象上侧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们重点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农户、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以及社会化服务组织的骨干人员进行培训。
  2.在培训方式上突出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理念。重视实地操作技能培训,把培训课堂移到田间地头、大棚猪舍等农业生产经营第一线。重视创新创业理念培训,组织学员到发达地区以及先进农业经营企业学习培训,拓宽他们的视野。 2017年,我们率先组织10名青年农场主赴法国有关农场学习交流,成效非常明显,得到中法双方农业主管部门的充分认可。
  3.在培训手段上重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我们开发了网络教学平台以及一大批网络课程,推广了农技耘APP,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远程咨询指导服务。
  通过优化培训理念,在培训对象上突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培训方式上突出了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理念,在培训手段上突出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拓展服务路径,提升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队伍素质
  1.实施产业引领,壮大农村产业技术人才队伍。学校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研发推广了“草坪草、彩叶苗木、现代种业、茶叶、果蔬”等一大批技术成果,引领促进了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同时积极参与“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全方位开展技术产业服务。我们在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培育造就了一批产业技术人才队伍。
  2.通过技术推广,提升农技服务队伍素质。学院建立了“专家—基地—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等技术服务网络,组建了讲师团、科技特派员、专家工作站、科技服务组等,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技推广服务。在技术推广服务的过程中,既充实了农技服务队伍,也提升了农技服务队伍的素质。
  3.加强科技研发,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我院建有院士工作站1个、省部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19个,组建科研团队9个,承担国家级和省级以上项目60余项,取得发明专利200多项,育成新品种36个。在开展科技研发的同时,也壮大了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第三部分  保障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质量的新体系
  (一)打造国内一流的产教融合培训平台
  我院牵头组建了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实施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培养新型人才。学院依托农业对外科技支撑与人才培养基地、中法农业培训中心等平台,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升学员的国际化视野。学院深化与企业合作,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的新型办学机制。学院与新希望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新希望绿领学院,未来5年面向全国培训10万新农民。今年4月26日,我院与句容市人民政府、新希望集团签订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共建句容乡村振兴示范区。
  (二)培育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学院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队伍中,包括国家教学名师3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3名、省级教学名师6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
  兼职教师队伍中,包括客座教授、时代楷模赵亚夫,杰出校友、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郭翔,杰出校友、全国劳模‘亚洲杰出农民’邹家祥,企业家代表、全国劳模方应明,以及一批乡村基层管理人员,极大地充实了兼职教师队伍。
  (三)丰富立体化的教学资源
  我们学院共建有园林技术、园艺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等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学习用户超过10万人。开发了虚拟仿真实训软件52套,建成各类网络在线课程273门,用户接近7万人。
  我院探索建立的培养、培训、服务三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先后被确定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和国家青年农场主培育基地。
  学院将继续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完善农业职业教育新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乡村振兴培育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
  

 

俞卫东:聚焦乡村人才振兴 打造新时代农业职业教育体系

2018-10-29 14:47中央农广校
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俞卫东

  第一部分  乡村振兴对人才培育提出新要求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乡村振兴战略主要包含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以及组织振兴等五个方面的内涵,其中人才振兴是关键,是落实“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要求的推动力量和重要保障。
  目前,乡村人才队伍建设还远远不能适应乡村振兴战略的需求,已经成为制约乡村振兴的突出瓶颈。主要表现在:一是现有农业从业人员很难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体现为农业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受教育程度低和生产技能差;二是农业后继乏人问题突出,农村青壮年弃农现象严重,更愿意留在大城市就业,同时农科学生务农意愿不强,大部分不愿意到农村就业;三是农业职业教育与乡村振兴对人才的新要求对接不够,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紧密度不高。
  所以,加大人才培养改革力度,构建农业人才培养新体系,加快培育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农业农村人才队伍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赋予农业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任重而道远。
  第二部分  打造培养、培训、服务“三结合”的乡村振兴人才培育新体系
  我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改革示范高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高校、国际影响力50强高校,是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多年来,学校通过改革培养模式、优化培训理念、拓展服务路径,探索形成了培养、培训、服务“三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体系。 
  培养,就是培养在校大学生,壮大现代农业建设的新生力量;
  培训,就是培训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升现代农业建设的有生力量;
  服务,就是通过服务引领产业发展,增强现代农业推广服务力量。
  (一)改革培养模式,培育现代农业建设的新生力量
  1.实施校地合作“人才定制培育工程”。
  2013年,学院率先与太仓市政府合作,定向培养人才。目前,“太仓班”已有三届共计150名毕业生定向就业,首届毕业生得到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被教育部、农业部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广。此后,学院与南京、扬州、盐城等市县政府以及省监狱管理局、省农垦集团等系统合作,开办“定制班”21个。
  2017年,江苏省委组织部实施“定制村官培育工程”,这一工作由我院独家承担。两年来,共有16个县(市、区)的240名学员在校学习。我校实施的“定制村官培育工程”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充分肯定,《中国教育部》、《新华日报》等媒体多次做了专题报道。
  2.优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农科专业特点,依托校内外实训平台和产业平台,实施分段式教学,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新机制。以作物生产专业为例,根据生产季节和农事特点,变传统6个学期为8个学段的工学结合式人才培养。
  3.构建理实一体项目化课程体系。主要是把理论教学和技能训练有机结合,实施项目化、模块化课程体系。目前,建有项目化课程126门。以农业技术与管理专业的课程体系为例,共设置为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技术、信息技术和管理技术等四大模块,每个模块由3~5门项目课程组成。
  4.创建全程式创新创业教育模式。通过项目训练、大赛模拟、创业孵化和创业实战,将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操守培养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通过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激发了在校农科专业大学生的学农热情,深化了他们的爱农情节,增强了他们的务农意愿,培养了一大批“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现代农业建设的新生力量。
  (二)优化培训理念,提高农业从业人员职业能力
  1.在培训对象上侧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我们重点对种养大户、家庭农场主、农民专业合作社牵头农户、农业龙头企业负责人以及社会化服务组织的骨干人员进行培训。
  2.在培训方式上突出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理念。重视实地操作技能培训,把培训课堂移到田间地头、大棚猪舍等农业生产经营第一线。重视创新创业理念培训,组织学员到发达地区以及先进农业经营企业学习培训,拓宽他们的视野。 2017年,我们率先组织10名青年农场主赴法国有关农场学习交流,成效非常明显,得到中法双方农业主管部门的充分认可。
  3.在培训手段上重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我们开发了网络教学平台以及一大批网络课程,推广了农技耘APP,应用信息技术开展远程咨询指导服务。
  通过优化培训理念,在培训对象上突出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在培训方式上突出了实践技能和创新创业理念,在培训手段上突出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成效。
  (三)拓展服务路径,提升乡村产业振兴人才队伍素质
  1.实施产业引领,壮大农村产业技术人才队伍。学校充分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人才优势,研发推广了“草坪草、彩叶苗木、现代种业、茶叶、果蔬”等一大批技术成果,引领促进了地方特色产业发展。同时积极参与“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全方位开展技术产业服务。我们在引领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的同时,也培育造就了一批产业技术人才队伍。
  2.通过技术推广,提升农技服务队伍素质。学院建立了“专家—基地—示范户—辐射带动户”等技术服务网络,组建了讲师团、科技特派员、专家工作站、科技服务组等,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农技推广服务。在技术推广服务的过程中,既充实了农技服务队伍,也提升了农技服务队伍的素质。
  3.加强科技研发,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我院建有院士工作站1个、省部级以上科技研发平台19个,组建科研团队9个,承担国家级和省级以上项目60余项,取得发明专利200多项,育成新品种36个。在开展科技研发的同时,也壮大了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第三部分  保障乡村振兴人才培育质量的新体系
  (一)打造国内一流的产教融合培训平台
  我院牵头组建了中国现代农业职教集团,实施校校合作、校企合作,培养新型人才。学院依托农业对外科技支撑与人才培养基地、中法农业培训中心等平台,开展国际化人才培养,提升学员的国际化视野。学院深化与企业合作,探索建立混合所有制的新型办学机制。学院与新希望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共建新希望绿领学院,未来5年面向全国培训10万新农民。今年4月26日,我院与句容市人民政府、新希望集团签订建设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三方共建句容乡村振兴示范区。
  (二)培育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
  学院与有关高校、科研院所、行业企业深度合作,组建了一支专兼结合、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专职教师队伍中,包括国家教学名师3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3名、省级教学名师6名,“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90%以上。
  兼职教师队伍中,包括客座教授、时代楷模赵亚夫,杰出校友、全国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郭翔,杰出校友、全国劳模‘亚洲杰出农民’邹家祥,企业家代表、全国劳模方应明,以及一批乡村基层管理人员,极大地充实了兼职教师队伍。
  (三)丰富立体化的教学资源
  我们学院共建有园林技术、园艺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等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学习用户超过10万人。开发了虚拟仿真实训软件52套,建成各类网络在线课程273门,用户接近7万人。
  我院探索建立的培养、培训、服务三结合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新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学院先后被确定为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国家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基地和国家青年农场主培育基地。
  学院将继续以服务“三农”为己任,以服务乡村振兴为契机,进一步探索完善农业职业教育新体系,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为乡村振兴培育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